依靠加息抑制通胀或是美联储的一厢情愿

作者:管理员来源:汇富宝 www.ydulot717.com 时间:2022-08-30 09:46:09

备受瞩目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近日在美国怀俄明州召开。

  备受瞩目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近日在美国怀俄明州召开。按照惯例,与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参会经济体央行官员将围绕目前全球的热点话题发表看法。考虑到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和美元全球货币的关键作用,美联储主席发言历来为市场所关注。

  在此之前,由于7月份美国通胀数据呈现出阶段性好转信号,以及对美联储加息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的质疑,所以很大一批观察人士认为,美联储加息预期已经淡化。但此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发言却击碎了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期待。

  鲍威尔在发言中明确指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政策的首要之考量是将通胀降低至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联储将持续坚持加息,直至大功告成。”由于和市场普遍的预期相左,鲍威尔的言论一出,随即引发了市场连锁反应。截至26日收盘,美国三大股指皆报以超过3%的回撤收盘。

  根据此次美联储释放的信号,市场普遍认为9月份美联储加息75BP将是大概率事件。但问题是,若这一预期付诸实践,那么接下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3%-3.25%的区间,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前市场对美国“中性利率”的区间估计。

  因此,鲍威尔发言也再次引发了美国国内对美联储政策是否有效的质疑。美国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周日就公开批评美联储依靠加息来抑制通胀的政策设计,认为“加息无济于事,鲍威尔的工具包里没有什么能直接解决这些问题”。

  回到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来看,这样的质疑并非没有理由。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共识就是,通胀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其实引申出对通胀起因的一个判断,那就是货币数量论,即货币超发会引起通胀。

  美国总统拜登为了兑现竞选承诺,在上任伊始就雄心勃勃地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如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助计划》和一项计划未来10年向美国家庭提供约1万亿美元投资和8000亿美元税收抵免计划的《美国家庭计划》,以及一项周期为8-10年,总计规模约2.35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的《美国就业计划》,这造成了美国流动性的过度宽裕。

  即使考虑到美国参议院今年8月7日通过的总规模约74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但我们依然可以毫无争议地说,拜登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是此轮美国通胀起因之一。在流动性泛滥大背景下,依靠加息抑制通胀自然无可厚非。但有意思的是,当前美国的通胀可能并不全是流动性的问题。

  在通胀成因的探讨中,除了货币数量论之外,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都是重要诱因。前者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性和显著性上涨,而后者则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的成本提高所引起的持续性和显著性的物价上涨现象。

  沿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从美国CPI的构成权重中来一探此轮美国通胀的究竟。在美国CPI构成中,与居住相关的权重约为42%,而在这个二级权重中,房租占比是33%。此外,一级权重中较高的是油价(约为20%)。整体来看,美国CPI构成中能源、房屋和非能源商品的占比较大。

  结合当前俄乌冲突爆发后世界局势的变化不难发现,受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影响,此轮美国通胀已经呈现出成本推动的典型特征。如此一来,美联储仅仅依靠加息来熨平此次经济周期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

  鲍威尔的讲话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此次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演讲的最后,其也在努力为美联储的加息决定做辩护,称“历史已经表明,随着时间推移,降低通胀的就业代价可能会更加不可承受”。这一言论画外音也呼应了美国参议员沃伦的质疑,即加息可能会带来美国就业市场的疲软。而这一朴素的辩证关系,在奥肯定律(GDP变化和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中已经被无数次地证明。

  但在笔者看来,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结构性通胀。从《关于全球供应链合作的联合声明》到“印太经济框架”,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违背生产要素和商品全球化流动自然规律的政策措施,以及搞排他性的小圈子,人为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市场联系,或许才是此轮美国通胀被选择性忽视的根源。

  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美联储的加息措施显然无所增益。

(汇富宝:www.ydulot717.com)

注册/登录代表您已同意《客户协议书》
  • 关注微信公众号

  • 扫描下载APP